2012-07-20
烟草公司能够在入围“科技奖”遭到质疑的背景下,照样荣获“生态奖”,这只能用社会生态来解释了。权力和利益的眉来眼去,金钱和权力的勾肩搭背,甚至利令智昏下的见利忘义,用“自残”式的恶搞吸引眼球,人们见得还少吗?
在今年6月5日世界环保日上,中国烟草总公司获颁“2011生态中国贡献奖”。对此,中国控制吸烟协会17日致函该奖项主办单位中国绿化基金会,建议撤销中国烟草总公司“2011生态中国贡献奖”。 (7月18日《京华时报(微博)》)
“中式卷烟”入围“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”引发的舆论风波尚未淡出视线,中国烟草总公司获颁“2011生态中国贡献奖”的新闻又夺人眼球。如果说“中式卷烟”入围“科学技术进步奖”还有点“技术含量”,那么,烟草总公司获颁“生态中国贡献奖”就几乎没有任何合理的借口。
“2011生态中国贡献奖”旨在表彰2011年度为绿化公益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。那么,“生态中国”中的“生态”,就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然环境生态。这就使得中国烟草总公司该不该获得“生态奖”,比之前的“中式卷烟”该不该入围“科技奖”答案简单的多。对此,中国控烟协会从烟草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大量化肥,烟叶烘烤过程中燃烧的大量煤炭,以及卷烟纸消耗的大量树木,证明了在卷烟生产过程中,使丰产的土地变为贫瘠的荒地,对大气环境的污染,给自然环境带来不可逆的破坏。然而,这些简单的道理,难道还要中国控烟协会给中国绿化基金会“科普”?
其实,当中国烟草总公司获颁“2011生态中国贡献奖”再次挑战社会舆论,已经说明相关部门在利益驱使下的我行我素。这种见利忘义的社会现象,正好反映了当前某种利令智昏的社会生态。
从某种社会生态来看“2011生态中国贡献奖”,中国烟草总公司能够获奖,可谓门当户对。有关称作“基金会”的运作手段,不少已给人不明不白的印象。其社会公益性的日趋淡化,商业气氛的日益浓重,已是不争事实。而通过设立某些奖项来体现这些组织的存在或业绩,也成了捉襟见肘的可耻手段。只要稍加观察,不少所谓的奖项,无非是名不副实的“搭台唱戏”式的造势,在各取所需中名利双收。所以,对许多奖项推出的“明星”,引起的舆论质疑从来不断。
在这样的社会生态下,几乎难以指责“中国绿化”这样一个并非大红大紫的“基金会”。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“基金会”,如果也想学某些财源滚滚的“基金会”,不依靠中国烟草总公司这样财大气粗的“大户”,难道把这个“绿化贡献奖”颁发给6年来自掏腰包买花木,为小区为居民送绿茵、洒花香的郑州八旬老人张映雪?尽管郑州年过八旬的张映雪被人们称为“绿色使者”,但如果把“绿化贡献奖”颁发给这位“绿色使者”,如何实现主办单位和获奖者的“双赢”。
卷烟这种肯定危害人类健康的东西,能够在入围“科技奖”遭到质疑的背景下,照样荣获“生态奖”,只能用社会生态来解释了。权力和利益的眉来眼去,金钱和权力的勾肩搭背,人们见得还少么?甚至利令智昏下的见利忘义,用“自残”式的恶搞吸引眼球,提高知名度的卑劣手段也接二连三。其实,所谓的这奖那奖,许多不过是无计可施下的哗众取宠。而在利益取舍下衡量和选择的对象,大多“有财无貌”。不难想象,对于此类奖项,只要交得起足够的“参赛费”,如果再加上可观的“赞助费”,哪怕长得“歪瓜裂枣”,也可能在“选美”比赛中胜出。